自然资源部晒出我国矿产资源“家底” 矿业绿色发展取得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杨曦)矿产资源家底数据是基本国情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
要说中国人有多爱吃西瓜,且这么几个数据,如果按一个西瓜10斤来算,中国人每年要消耗160亿个西瓜。而且每年西瓜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70%,出口到别国也是一向的畅销。
而今天的我们能实现“西瓜自由”,必须要感谢一个人,她就是被誉为“西部瓜王”和“哈密瓜之母”的吴明珠奶奶。
(相关资料图)
在成为“瓜王”的路上,她一路坚持一路放下,而与她同行的,是甘居幕后的丈夫。
吴明珠奶奶
吴明珠出生于1930年,是湖北汉阳人,父母之所以给她取名为明珠是因为她自小双眸漆黑明亮,同时吴明珠也是一家人的掌上明珠。
吴家是书香门第,家中有许多学界和科学界人士,吴明珠的祖父是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生物学家,吴明珠的堂弟则是我国火箭技术的专家。
自小浸润在书香环境中吴明珠对学习有着天然的兴趣,幼时父母忙碌,吴明珠的哥哥便教她读书认字。
直到吴明珠七岁那年,抗日战争爆发,入侵者一点点蚕食国土,为了躲避战乱吴家举家西迁,来到重庆定居,就是在这里吴明珠完成了她的小学和初中学业。
抗战结束后,吴明珠的哥哥选择前往南京工作,吴家也随之来到南京定居。
不过,吴明珠与家人想法不同,她将目光投向了我国的西北方,她想要扎根在最贫穷的地方,结出最甘甜的果实。
当时二十出头的吴明珠正赶上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招生,她成为了该院校招录的首批学生之一。而跟她同批次的学生我们都认识,那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吴明珠在校期间学习勤勉认真、成绩优异,尤其是跟园艺相关的课程总是能够拿到高分。
学习之外,吴明珠也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爱情,不过,两人直到毕业才确定了恋爱关系。紧接着,两人要面临的就是异地。
毕业后,两人的去向有所不同,男友选择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学位,而吴明珠则想要前往新疆志愿服务。
不过在现实之下,最后吴明珠还是服从了西南人事局的安排,来到西南林业局经济作物处任技术员。
这算得上是一个铁饭碗,又体面又能从事自己擅长的作物研究,不过吴明珠还是想要去往祖国最需要支援的地方。
直到1955年,新疆急缺各方面的人才,吴明珠此时再也不能压抑自己内心的爱国情怀,主动请缨前往边疆支援,领导挽留不下只好同意。
那年冬季,男友送吴明珠踏上前往新疆的火车,他理解女友的决定,从始至终都没有阻拦。
他对吴明珠说:“你先去,等我毕业之后就去找你。”后来的他也的确履行了自己的诺言,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男友前往新疆参加工作,同年两人在新疆成婚。
没来新疆的时候,吴明珠只知道新疆白天热晚上冷,非常适合瓜类作物生长储蓄糖分。
但实地勘测后才发现,虽然新疆集齐了天时地利但还缺个人和,那时的新疆对于当地的各种瓜类并没有详细完整的整理和归纳,有碍于长期瓜种繁殖优化。
于是吴明珠的首个工作便是留在一个叫鄯善县的小城整理各种瓜类名目,对瓜的资源进行分化收集。
当地的农民对于这个来帮他们种瓜的女大学生很有好感,但是他们没指望这样细皮嫩肉的小姑娘能在这里留很久。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吴明珠和丈夫扎根新疆,一待就是一辈子。
来到瓜果种植最基层的吴明珠开始了冗长繁杂的整理工作,在这项工作里,她一埋头就是五六年。
直到19世纪60年代初期,吴明珠才将吐鲁番地区的瓜类整理完毕,这些年她横跨300多个生产队,整理出44种地方瓜种以及1种野生瓜类,整理了100余份资料。
这成为她后来选育西瓜、甜瓜的珍贵资料,这些年,除了整理资料,吴明珠还实地下田跟当地人一块干活,指导优化他们的种植方法。经过她的优化,当地的葡萄收成激增一倍以上。
1958年,她的工作渐入佳境,但在此时,她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即便如此,她仍奔波在工作第一线。
领导要求她回农技站休养待产被吴明珠一口回绝,直到临产前她都没有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儿子出生后吴明珠和丈夫杨其佑给他取名为杨夏,为了不耽误工作,杨夏仅在父母身边呆了三个月就被姥姥接回南京抚养。
后来吴明珠杨其佑的女儿杨准出生后也被带往南京,由吴明珠的哥嫂抚养。
吴明珠的儿子,女儿自小养在舅舅、舅妈膝下,跟吴明珠、杨其佑相聚的日子屈指可数,不知道幼时的他们会不会怨父母抛下自己。
然而世间哪得双全法,与其将孩子留在新疆得不到好的教育和照顾,还不如让孩子回南京,至少能有姥姥、姥爷和舅舅、舅妈疼爱。
1962年,吴明珠担任吐鲁番县农技站书记,开始了对西瓜和甜瓜的选育繁殖工作,她花费了十多年培养出“红心脆”的甜瓜品种。
而西瓜的优选育种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必须要经过杂交繁殖,并在西瓜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其发展动向。
由于西瓜的生长周期太长,农业科学家会提出了通过“南繁”来缩短选育时间的想法。
所谓“南繁”,也就是将作物带往南方气温高雨水足的地方,比如海南,来加速作物生长。
吴明珠就此开始了十余年的“候鸟迁徙”生涯,秋冬气候冷的时候就带着瓜苗前往海南,春夏升温再回到新疆,年复一年的进行南繁北育工作。
在办公室里几乎见不到吴明珠的身影,她要么在田间要么在地头,曾经那个扎着麻花辫的小姑娘在西北的朔风磨砺下,变得更加坚韧果敢。
如今市场上常见的“皇后”、“芙蓉”、“郁金”等甜瓜品种都是经由吴明珠之手选育出来的,而著名瓜种红心脆更是连年销往香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吴明珠所培育的甜瓜种植面积曾经覆盖新疆主要甜瓜产区的80%,通过种瓜当地涌现出一大批致富村。
当地的瓜农给吴明珠取了一个名字叫做阿依木汗,意思是月亮姑娘,她皎洁的光辉就这样照耀在大西北的土地上温暖了每一个人。
有所得必有所失,吴明珠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都献给了国家和田地,却疏忽了对于家人的陪伴。
儿子女儿自小养在哥哥嫂嫂膝下,一家人团聚的时光很短也很少。而与吴明珠相伴一生的丈夫杨其佑,更是为她一生扎根新疆,舍弃自己的志向。
当年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含金量很高,更何况杨其佑还精通英语和俄语,在吴明珠选育瓜种需要参考外国文献时,都是杨其佑为她翻译解答疑惑。
有时吴明珠工作忙碌,来不及去田间授粉,杨其佑也会欣然往之。在生活上他更是对吴明珠处处照顾。
吴明珠去乡下考察,杨其佑就冒着狂风跨越戈壁滩三四十公里去给吴明珠送饭,吴明珠忙于工作没时间洗衣做饭,杨其佑就承担家务。
甚至每天吴明珠休息时,他还会细心的把肥皂削成沫用水泡好,方便吴明珠使用。一个上世纪的研究生人才,为吴明珠洗手做羹汤甘心做幕后人。
面对别人的调侃,杨其佑总是笑眯眯的说:“娶了个科学家,做老婆就得支持她为科研做贡献。”
1986年,杨其佑被鉴定出肺癌,此时的他已经被调回南京农业大学任教,南京有单位想要调吴明珠回南京工作。
一方面能够方便她照顾杨其佑,陪他走完生命中的最后一段路。另一方面也能为南京添一个人才,是两全其美的事。
没想到吴明珠毅然回绝,依然坚守在新疆的岗位上,这一年杨其佑去世。
在杨其佑生命的最后阶段,吴明珠向他问出了自己忍了很久的问题,“为了我,你来到新疆工作一辈子,没能发挥专长,你后悔吗?”杨其佑笑着摇头:“没什么好后悔的,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杨其佑去世后,吴明珠重振旗鼓带着两人共同的理想回到新疆,临行前女儿请求吴明珠多留几日。
吴明珠拍拍女儿的手,说:“我在你父亲身上看到了什么叫贡献,我的事业是我们两人共同的期望,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对得起他。”
就这样吴明珠回到了戈壁滩,一直驻守在那里,除了甜瓜,她还接连培育出如今市面上常见的麒麟瓜和早佳8424等品种。
从业60余年,她共计培育出30多个优良瓜种,直到2017年,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吴明珠已经支撑不住在田间的生活,才返回重庆与儿子同住。
从第一线退下来,吴明珠也时常惦记着瓜田里的瓜,神志不清的她有时在家里还会念叨瓜该授粉了。
从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到如今的耄耋之年,她一头扎进边疆奉献终身,她的身上有的是一代援疆人的坚韧和信念。她这一生真正做到了择一事终一生。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曾经横跨撒哈拉沙漠,和平解放和田的沙海老兵留下来的口号,而这口号正在代代流传。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